上半年全球通脹風險有限但需未雨綢繆
Date:2021-2-22 9:57:37Hits:0
近來,國際金融市場上對通貨膨脹的關注再度升溫。與此同時,通脹預期也對比特幣等數字貨幣的暴漲起到助推作用。當前美日歐等全球主要經濟體實質性通脹并不明顯,上半年物價水平全面快速上漲的風險仍較為有限,但對貨幣超發等引致的潛在風險仍需未雨綢繆。
從主要經濟體經濟數據來看,1月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連續第8個月維持增長,同比增幅為1.4%,核心CPI同比增長1.4%,均低于央行目標;1月日本核心CPI同比下跌0.6%,連續6個月同比下降;歐元區1月核心CPI年率初值躍升至五年來的最高水平,但也僅為0.9,而長期通脹預期市場指標跌至1.30%以下。除了美國離央行通脹目標2%較近,最需要加以關注外,實體經濟并未出現實質性通脹,日本還存在通縮問題。
疫情發生以來,各國紛紛注入大量資金,但主要是救助失業人群,防范企業因經濟停轉而破產,及維持金融市場穩定。從目前經濟復蘇步伐來看,由于大部分經濟體出現了第二波疫情,全球經濟未能實現早先預期的V型復蘇。由于疫苗接種和各國刺激政策的支持,經濟再次觸底風險減小,但對美國經濟開始復蘇最樂觀的預期也要到今年二季度,目前美國存在較大產出缺口,歐元區還陷于雙底之中。在巨額刺激措施中,雖然有一部分資金將用于投資,但尚未完全到位,而且有相當部分資金將用于結構轉型,再加上政策時滯的影響,因此,未來一段時間內因投資過度帶來經濟過熱通脹嚴峻的情況暫時不會出現。
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主要經濟體先后實施了超寬松貨幣政策,除了將利率下調至歷史低位,還實施了量化寬松貨幣政策,支持信貸對實體經濟的投放。目前看來,就業是美日歐面臨的重大挑戰,而薪資水平始終難以上漲,如果超發貨幣最終未進入商品領域,未必引發嚴重的通脹。
自去年起,國際油價連漲拉動了美國CPI數據小幅回升,但油價連漲原因較多,需求端的實際壓力并不大,主要是價格修復性上漲和對經濟復蘇的樂觀預期衍生出需求快速回升的預期。一旦疫情緩解,真實需求上升,歐佩克等產油國按照其每月調整產油量的頻率來看,完全能按照市場需求來逐步縮小減產幅度,油價上漲對物價上漲的持續拉動力有限。
除原油外,當前全球大宗商品市場價格出現報復性上揚,一方面是由于供應受限,另一方面也是對經濟復蘇預期所致,這在一定程度上會提高生產成本,但全球經濟修復需要一定時間,疫情緩解有助于供給增加,且生產成本的上漲如果沒有需求的支持,對消費價格的傳導可能有限。
在物價指數上,各國存在明顯分化,這種情況未來一段時間內仍會持續,不具備發生全球同步通脹的基礎。最有可能出現的是局部地區物價的上行,比如美國有可能出現越過2%的輕微通脹,但通脹程度恐不至于影響經濟增長。從這個意義上來講,短期內加大抗疫和經濟刺激力度,使經濟快速復蘇,對于應對可能出現的通脹局面是必須的。
綜上所述,今年上半年美日歐等主要經濟體通貨膨脹無論從范圍或程度上來看,影響都將較為有限。我國由于受春節錯月因素影響,物價出現下滑,但仍需未雨綢繆,防范輸入性通脹。此外,實體經濟部分的通脹壓力雖然目前看來有限,但大量流動性進入虛擬經濟領域,不但使政策有效性大打折扣,也加劇了資產估值的泡沫壓力,加大了金融風險。
轉自:《央視網》
沒有資料